后鼻孔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开盘即破发,智翔金泰的里子有点少 [复制链接]

1#

6月20日,智翔金泰以7.88元/股的发行价元在科创板上市。智翔金泰今开盘报5元/股,截至发稿,股价下跌7.60%,最新市值为.4亿元。

智翔金泰成立于年,其前身为“智翔有限“,于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智翔金泰。作为一家创新生物药企,智翔金泰聚焦于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涉及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智翔金泰建立了基于新型噬菌体呈现系统的单抗药物发现技术平台、双特异性抗药物发现技术平台等五大技术平台;智翔金泰在药物开发环节建立了高效的重组抗体药物工艺开发平台。

本次IPO,智翔金泰将发行万股,拟募集9.8亿元,用于抗体产业化基地一期和二期项目、抗体药物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智翔金泰5个产品(8个适应症)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临床适应症涵盖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狂犬病被动免疫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个治疗领域。

核心产品已进III期临床,布局自身免疫赛道

智翔金泰立项开发了多款抗体药物。

其中,GR是智翔金泰的核心产品,也是唯一进入临床III期的产品,通用名为赛立奇单抗(Xeligekimab)。GR为国内企业首款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抗IL-17单克隆抗体,已于年4月获批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试验;年12月,获批开展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年5月,又向CDE提交了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申请,目前已经获得受理。

在进展最快的斑块状银屑病适应证上,年7月,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临床试验方案规定受试者观察期为60周,智翔金泰在招股书中表示,在年9月完成全部受试者的随访,在完成数据整理后提交新药上市申请,预计年初获批上市。

目前,IL-17靶点是治疗银屑病最好的靶点之一,全球IL-17靶点抗体药物销量也在快速增长,以司库奇尤单抗为例,其全球销售收入从年的5.51亿美元增长到年的47.18亿美元,稳居全球畅销药前0名。

年以来,IL-17靶点抗体药物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和布罗利尤单抗陆续在国内上市,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我国有银屑病患者约万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成年人患者约万人,IL-17靶点抗体药物对上述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年4月司库奇尤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年和年中国销售额分别约5亿元和15亿元。但整体来看,IL-17靶点抗体药物仍存在价格较高、渗透率较低的情况。

而且,虽然国内只有三款药物获批,但却有着大批的竞争者在“排队”。截至年5月1日,我国有10个抗IL-17单克隆抗体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除智翔金泰外,尚有“一哥”恒瑞医药,以及君实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国健等强敌环伺。

智翔金泰披露,抗体产业化基地建设一期工程已于年建设完成,具备4,L规模(2*2,L和L)的原液生产能力。公司在该车间完成了GR产品的工艺放大工作,基本锁定了GR产品2,L商业化生产规模的生产工艺。目前GR注射液的产能为万支/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翔金泰的其他管线中,GR是国内企业中首款进入I期临床试验的抗IFNAR1单克隆抗体;GR是国内首家进入临床的抗狂犬病病*G蛋白双特异性抗体。

年终止两项研发,收入全靠智飞“输血”

财务方面,由于智翔金泰主要产品管线仍处于在研阶段,尚未产生商业化销售收入,仅有技术服务收入、转授权收入和少量原材料销售收入等,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招股书显示,年、年和年,智翔金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万元、万元和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25亿元和-.22亿元。截至年12月1日,智翔金泰合并财务报表口径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达1.94亿元。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所致。年到年,智翔金泰研发投入分别约为.万元、,万元、万元。去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5.42%。事实上,随着两大项目的失败,当中不少投入已经“打了水漂”。

年月,智翔金泰终止了GR和GR项目的研发。其中GR是年12月上海智翔委托药明生物进行分子开发,终止前研发已进入II期临床实验阶段。

智翔金泰解释,终止该药物的研发是由于GR为抗PD-L1单克隆抗体药物,而PD-1/PD-L1通路单抗药物竞争激烈。年,PD-1/PD-L1通路单抗药物已有1家企业有对应商品得到中国获批,并且国内还有多个D-1/PD-L1通路单抗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GR为抗EGRF单克隆抗体药物,其终止原因同样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有关。

截至年月底,智翔金泰对GR产品累计投入为1.59亿元,GR项目累计投入也超过万元,两项研发项目终止,当相于白白损失了2亿元以上的研发经费。

不容乐观的是,智翔金泰的核心产品GR实际最快也要年才能实现初步商业化。而除了10款同处于临床阶段的额竞品之外,国内已经获批的款IL-17(R)靶点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同类药物均为跨国公司生产并销售,其中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强直性脊柱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已经纳入医保,依奇珠单抗注射液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已经纳入医保,GR获批上市销售后,将“从零开始”与这些产品直接竞争。

而且,招股书显示,智翔金泰与智飞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智翔金泰和智飞生物不仅属于同一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同样也是参股关系。智翔金泰控股股东是重庆智睿投资,为蒋仁生和智飞生物持股,蒋仁生持股90%,智飞生物持股10%。

监事会方面,智翔金泰的现任监事范红,同时是智飞生物的部门主管、经理、总监。同时也是关联智翔金泰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智翔金泰的监事。

业务往来上,智飞生物子公司智飞龙科马在年对智翔金泰的收入贡献率达到了99.51%。这一营收结构无疑引发了市场关于二者存在关联交易的质疑。智翔金泰回应称,“公司业务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存在对发行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以及严重影响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