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鼻孔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闻现场胃里长息肉5分钟切除我院内 [复制链接]

1#

胃里面长了息肉,怎么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燕告诉患者,无需担心,内窥镜下手术,几分钟就可以切除息肉。

11月23日下午,笔者走进医院胃镜室,实时记录了一名患者在无痛内窥镜下实施息肉切除手术的过程。

在胃镜室,五六名医务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为一名患者作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患者躺在手术台上经静脉麻醉后很平静,并无想象中的呕吐不适现象。在胃镜系统检查后,发现一个0.6cm*0.8cm的分叶状宽基息肉,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在息肉基底注射1: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使息肉更加突起,通过置入圈套器套住息肉根部,通过高频电刀对息肉予以圈套切除,再用钛夹夹闭创面,顺利地完成了息肉切除手术。

据陈主任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疾病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体内,即可进行过去需要外科手术的微创治疗。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像这种胃的EMR手术,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患者也减轻了许多痛苦。

图∕文仲为超汤敏清

延伸阅读:EMR和ESD

胃镜除了可以诊断疾病,还能治病吗?

–随着技术的进步,胃镜早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诊断工具,对内镜医生来说,它更是一个很好的治疗工具

–有很多胃镜下专用的器械,医生可以用它们来做注射、切除等,就好象是医生手臂的延长,使有些疾病不再需要开腹手术,在胃镜下就能完成

–最基本的内镜下治疗,是息肉切除、止血,更进一步的,可以进行狭窄的扩张、放置支架、取异物等,近年来最大的进步,是可以在胃镜下切除大块的粘膜,称为EMR和ESD。

什么是EMR和ESD?

–要了解这两种内镜下的微创切除方法,首先要了解一下胃壁的结构:按照从里到外地顺序,胃壁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

–粘膜下层里面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这也是肿瘤一旦生长到粘膜下层,就有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原因

–粘膜下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疏松,用针向其中注射液体,就可以把粘膜下层撑开

–EMR和ESD就是利用粘膜下层的这个特点,EMR的全称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SD的全称是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当粘膜下层被撑开后,EMR是像切息肉一样用圈套器将病灶一块一块切除,ESD是用电刀,在胃镜直视下,把粘膜层的病灶逐渐游离,最后完整的剥离下来

–EMR最大的优点是对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缺点是对病灶不能做整块切除;ESD的优点就是可以整块切除病灶,这对病理诊断特别重要,相对的不足就是对操作医生的内镜技术要求比较高,只有少部分内镜医生可以胜任这样的操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