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体位
二、外鼻检查法:
主要观察有无形态、色泽改变。触诊检查有无压痛、增厚、变硬,鼻骨有无骨摩擦感、畸形及移位等。
三、鼻腔检查法
1、鼻前庭检查法
用拇指将鼻尖抬起,检查鼻前庭皮肤有无红肿、溃疡、结痂、皲裂和肿块等。注,仔细检查鼻前庭上方的隐窝部,以免遗漏病变。
2、前鼻镜检查法
一手持镜,另一只手扶持受检者头顶部,以便随时调整其位置而有利检查。
鼻腔检查一般按由下向上、由前端向后端和由内壁向外壁的次序进行。
第一位置:头稍低、观察鼻腔底部、下鼻甲、下鼻道及鼻中隔前下部。
第二位置:头后仰30度,检查鼻中隔中段、中鼻甲、中鼻道和嗅裂中后部。
第三位置:头后仰60度,检查鼻中隔上部、中鼻甲前端、鼻丘、嗅裂与中鼻道前部。
检查注意:鼻粘膜颜色,有无充血、肿胀、肥厚、干燥和萎缩,有无溃疡和粘连;总鼻道有无增宽或变窄,各鼻道有无分泌物及分泌物的量、色和性状;鼻中隔有无偏曲、穿孔、出血点、血管扩张和糜烂;鼻腔有无异物、息肉及肿瘤等。
3、后鼻镜检查法
用于检查鼻腔后部及鼻咽部。被检查者头略前倾,张口,咽部放松,用鼻呼吸;必要时使用1%丁卡因对鼻道粘膜表面麻醉。检查者左手持压舌板,压下舌前2/3处,右手持后鼻镜,镜面朝上,由一侧口角经悬雍垂侧方送入。适当调整转动镜面角度,进行观察,注意软腭背面、鼻中隔后端、后鼻孔等。
检查注意:粘膜有无充血、粗糙、出血和溃疡,表面是否有痂皮或脓液,有无新生物存在等。
四、鼻窦检查法
1、视诊和触诊
观察面颊部、内眦及眉根附近皮肤有无红肿、压痛,局部有无硬性或弹性隆起,眼球有无移位及运动障碍。
2、鼻镜检查法
利用鼻镜观察鼻道中有无脓液及其所在部位,借以判断哪组鼻窦病变。
检查注意:查看中鼻道、嗅裂或后鼻孔有无脓涕存留,中鼻甲粘膜有无红肿、息肉样变,中鼻道有无息肉或其他新生物。
3、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用于对上颌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注意洗出物的量和性质,必要时可将洗出物做细胞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等。
4、X线检查法
鼻颏位,主要检查上颌窦,可显示筛窦、额窦和鼻腔及眼眶;
鼻额位,主要检查额窦和筛窦,也可显示上颌窦、鼻腔和眼眶。
从X光片可了解窦腔的发育情况、形状、大小,有无粘膜增厚、占位性病变和骨质破坏等。
五、鼻功能检查法
1、呼吸功能检查法
可用通气测量板粗略测量鼻腔通气程度。检查时将通气测量板放在鼻孔下方,鼻小柱与板缘小缺口接触,保持水平位,受检者平静呼吸8~10次,此时板面会形成清楚的起雾凝集区,用笔画出其外圈边界,再求其面积。
2、嗅觉检查法
用不同气味的无色液体,如香精、醋和煤油等分装于大小、色泽一致的小瓶中,受检者用一指腹堵住一侧鼻孔,以另一侧鼻孔嗅之,然后说明气味,每种嗅剂依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