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角度上理解我们只有两个鼻孔,只通过这两个鼻孔来呼吸,梵语分别称这两个鼻孔为“嗨达”(右鼻孔)、“嗨德拉”(左鼻孔)。阿育吠陀认为有第三个鼻孔居于两个鼻孔中间叫做“属苏那”,多数人因为居住的环境污染,或者思想不纯净等原因,他们的“属苏那”是堵塞关闭的,因为如此,很多人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鼻孔处于活跃状态,至于是哪个鼻孔活跃,取决于不同时间及个人的情绪状态,甚至我们所穿衣服的颜色也会影响到用哪个鼻孔来呼吸。
通过练习交替鼻孔呼吸术,使两个鼻孔的呼吸均衡,同时容许第三个鼻孔开启。如果第三个鼻孔开启的话,那么你的眉心轮就会活跃起来,眉心轮对个人灵性成长非常重要,灵性即为一种自我觉悟。眉心轮的开启,你将开始觉知到超越自我之外的东西;同时第三鼻孔的开启将会给大脑输送更多氧气,整个人就会变得活跃,大脑的能力将会提升。
科学证实
医学近期才发现鼻循环的事实,而瑜伽修练者几千年前就知道了。科学家最近发现:我们的两边鼻孔呼吸不均等,某些特殊时间,一个鼻孔比另一个鼻孔呼吸更容易些,而鼻孔交替呼吸的时间约为每三小时交替一次,而瑜伽修行者称自然交替时间是每两小时一交替。
科学家也发现,鼻循环与脑功能一致,与鼻孔较少堵塞相反的大脑,电频活动更大。右脑控制创造力活动,而左脑控制语言逻辑活动。该研究显示,当左鼻孔较少阻塞,右脑发达,测试体的创造力更好。同样,当右边鼻孔较少阻塞,左脑发达,测试体的语言技巧更好。
练习方法
在该练习中请使用右手做
食指及中指并拢,中指压在食指上,轻轻放置在两眉梢的中间(即第三眼脉轮处);
用无名指堵住左鼻孔,通过右鼻孔吸气,保持几秒;
用拇指堵住右鼻孔,同时将无名指从左鼻孔移开,通过左鼻孔呼气,保持几秒;
用左鼻孔吸气,保持几秒;
以无名指堵住左鼻孔,通过右鼻孔呼气,保持几秒。完成一回。
每次做七回。
注意:练习的时候脊柱一定要挺直,头部也保持平直,既不仰头,也不低头。
智慧教育文化推荐的呼吸操也运用了左右鼻孔交换呼吸的原理,练习起来更加方便,效果要比上面讲的这个呼吸法好很多。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呼吸操的习练方法介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