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天,时任保定应直隶总督的袁世凯,邀请一代名臣张之洞一起阅兵。
阅兵后举行的宴会上全是“高级干部”,袁世凯当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讲得兴起,其他人都“满座屏息,无敢稍解”,被隆重安排坐在主席台上的老干部张之洞却挺不住了,不自觉就“欹案垂首,若寤若寐,呼吸之间,似衋(xì)衋然隐齁动矣”,他不但睡得直点头,还公然打起了呼噜。
▲图片源自网络:张之洞
从此,两大官僚的关系就埋下了地雷。后来两人同入*机处,事事作对,*坛动荡,大清渐危。
当然,大部分人打呼噜不至于引发战争,但是吵得身边的人无法入睡,实在令人讨厌。
夜深人静或在办公室午休期间,突然一阵高亢的呼噜声划破寂静,有的还颇有音调,不禁让人烦得“牙痒痒”。
打呼噜只是影响别人?
NO!打呼噜的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年江苏公共新闻报道:厦门一名不到30岁的男子,睡觉打鼾憋气引发了呼吸暂停,不幸离世!
这名不幸离世的男子,长期睡觉时打鼾却不以为意,觉得不过是男人常见的“小毛病”。事发时他像往常一样入睡,令家人没想到的是,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
▲图片来源:江苏公共新闻
“打呼噜出现了呼吸停顿的现象,声音忽大忽小,忽然就没有声音了,很可能有呼吸暂停的现象,这会造成缺氧,严重的会造成夜间猝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薛明主任医师说。
像“断气”一样的呼噜
很可怕!
在医学上,打呼噜更准确的说法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HS)。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畅通,睡眠是不会发出呼噜声的。如果因为肥胖、鼻粘膜肥厚、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舌根后坠等问题,导致气道狭窄,睡眠时空气通过狭窄的气道形成漩涡,引起软组织震动,呼噜就产生了。
有些人的呼噜声时断时续,憋气时间可达数秒数十秒,给人一种快“憋死了”的感觉。
这是因为当呼吸道持续收窄、气流难以通过时,会出现呼吸暂停,呼噜声就会消失;直到气道压力冲破阻塞的气道使呼吸恢复,呼噜声又再次出现,所以听起来就像“断气”一样。在医学上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拖延可出现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等多器官系统损害。
医学研究表明有习惯性打呼噜的人:
心血管病风险增加11%。
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18%。
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12%。
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5%。
打呼噜还会让你变得
胖、丑、笨
长期打呼噜不光令你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还会在长期“润物细无声”中悄悄偷走你的颜值和身材,夺走你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让你变胖变丑还变笨。
胖
肥胖的人颈部脂肪偏多,是打呼噜的重要诱因,也可以是打呼噜的“恶果”之一,两者相互促进。
打呼噜的人激素代谢水平受影响,食欲增加,肥胖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
丑
打呼噜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会造成频繁的微觉醒,使得睡眠碎片化,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导致白天困倦、憔悴,黑眼圈、眼袋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如果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长期打呼噜还会引起颌面部发育畸形,鼻孔小、上唇短、上牙突出、咬合不良、嘴唇变厚等,也称为腺样体面容,对小朋友的身心成长有害无益。
笨
打呼噜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除了使人憔悴、衰老之外,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影响工作效率等一系列问题。从事驾驶工作的打呼噜人群,车祸发生率远高于不打呼噜的人。
治标更要治本
3招应对打呼噜
如果长期打呼噜,医院做一次睡眠监测,记录整夜睡眠情况。
注意:具备上述症状,且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超过每小时5次时,就已经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积极治疗。
1
减肥,戒烟,戒酒
程度较轻的打呼噜可以通过行为干预来治疗。比如减肥使咽喉部脂肪减少;戒烟、戒酒,避免日间过度劳累以减轻气道炎症;还可以通过练习唱歌锻炼上呼吸道肌肉。
睡觉时侧卧位睡眠姿势,可以有效避免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避免加重上气道堵塞。
另外,用抱枕或用浴巾卷一个长条放在身后,可减少翻身平躺的概率。
2
“利用工具”改善通气功能
对于轻中度打呼噜的患者,可以通过使用口腔矫治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止鼾夹”来改善症状。
中重度打呼噜的人群,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即呼吸机)是首选的治疗手段。
方法是将特制的鼻罩扣在病人的鼻子上,把呼吸机里的气体引到鼻罩里,使上气道保持一定的气体压力,保持患者气道畅通,使睡眠时能正常呼吸,不会因呼吸暂停而影响睡眠,因此也可有效改善日间疲乏、嗜睡的情况,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3
必要时手术
有些患者经过行为干预效果不佳,也不能良好适应口腔矫治器和呼吸机,这时候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去除鼻息肉或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扁桃体切除手术、软腭成形术、颏前移术等,通过去除病因达到根治的效果。
打呼噜的人很多,但意识到打呼噜可能是病的人却很少,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就格外重要。如果长期打呼噜,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医院就诊,明确诊断,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本期专家
薛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
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交大医学院)
-年参加上海市中医专科紧缺人才学习班,师从成医院熊大经教授、田医院张守杰主任。
社会任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中医药研究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中西融合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理事
承担市级课题2项、局级课题2项、区级课题6项。完成论文20余篇。
研究领域:
内镜技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擅长:1.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
2.耳鼻咽喉慢性疾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喉源性咳嗽、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声带息肉、声带白斑等。
3.鼻内镜、咽喉内镜手术。
快把我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吧!
杂
志
订
阅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总策划:王岽、董玲
文字:焦杰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