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鼻孔息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治病,为什么要了解中西医治疗疾病的思维
TUhjnbcbe - 2022/3/4 13:18:00
我们平常是否有反省、觉知过自己找医生治病的观念与经历?比如:1、为什么有些疾病找中医治疗的效果很好,找西医治疗效果却不好?有些疾病找西医治疗的效果很好,找中医治疗效果却不好?2、为什么同一种疾病在中医那里是一种说法,在西医那里又是另外一种说法?比如感冒在西医那里是病*感染,在中医那里则是外感风寒。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现在只知道根据各种疾病的名字进行治疗,不能辨识疾病的根源,不能谨守病机,各司其属?4、是什么原因导致有些疾病只能长期依赖药物控制?是自己的作息、饮食、身体机能、思想认知还是灵性的问题?5、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在选择中医或西医的治疗上人云亦云,没能抓住疾病的根源来治疗,没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生?……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1、我现在的作息、饮食、身体机能、思想认知和灵性层面到底是怎样的?2、我要如何才能获得或者开发自己内在终极的健康大门,让自己和家人不生病、少生病、生小病或者既病防变?上一篇《“病来如山倒”是如何引发的?》已经分享了:我们不健康的原因是什么?1、第一个原因:外部的原因。由于风寒暑湿等一切外部因素所引起的身体内部环境的改变而导致的疾病等。2、第二个原因:生活没有规律或生活没有节制。由于生活作息等问题所引起的疾病让我们看到病来如山倒并不是没有预兆的,也让我们看到自己对这些预兆缺乏觉知。3、第三个原因:性格缺陷、人格缺陷引发的病——心理性的疾病。此层面的疾病必须在“守神”这个层面治疗,因为这个层面既是从身体层面入手,又是从心理层面入手,更是从灵性层面入手的治疗。接下来我们继续分享下一个内容:《治病,为什么要了解中、西医治疗疾病的思维差异?》。首先我们从几个常见病例来了解西方医学的治疗思路与方法。为什么西方医学治疗疾病的思维是这样子的?我们先客观地了解一下现代医学的各种治疗手段和原理。客观的意思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或者述说,不加入个人偏见,不诋毁任何一个群体。我们来看看如今的西医是如何治疗帕金森的?西医对帕金森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这种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不能停药,药物一停病情就会容易复发。在这里我们普遍有一个错觉就是:医生给病人用药了,就是觉得在治疗这个疾病了,就是让疾病往好转的方向治疗了。但我们是否有考虑过西医的这些药物是治疗帕金森的吗?它真的能把帕金森治好吗?它实际上是通过药物来控制你的神经系统,抑制你大脑神经里面的运动神经系统。这种治疗方法对于你身体里面的控制系统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更加过度的消耗,当消耗到极致的时候就完蛋了。还有高血压,请你告诉我,西医他能治高血压吗?他是让你长期吃降压药控制你的血压值不要升高得太厉害,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血压降了或者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以后就算是健康了的吗?血压降了不一定是健康的,它只是让你处于一种你“没有发作”的状态,“这个问题没有冒出来”的假象而已。使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结果最终会是怎么样的?当血压控制不住的时候,心脏就会容易出现问题了,然后会影响到脑血管,要是再控制不住,脑血管就有可能会爆掉了。高血压这是什么导致的健康问题呢?它既有可能是生活规律、饮食作息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我生活很规律,我吃得很清淡,每天早睡早起,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那为什么还会有高血压呢?比如说:你特别喜欢发脾气,特别喜欢发火,脾气特别急躁,对事情的追求特别地完美。也许对别人的要求比较高,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面子思想特别地严重,还有虚荣心,这些都是高血压心理层面的问题啊。还有鼻炎的问题,最近就有人在公益交流群里面问了关于鼻炎的问题。对于鼻炎,可能很多人会说是肺有问题。其实,你去观察你有没有家族遗传史?鼻炎很多时候是有家族遗传史的。在你的家里面,或是你的家族里面可能很多男人都会有的,而且大概率是只传男不传女。其实鼻炎是一种性格病、是一种精神类疾病,不是说精神病哦。精神类疾病是由精神引发的,而不是说它就是精神病。大家注意!我们现在医院的精神病是不一样的,它是由精神性引发的疾病。鼻炎是一种性格病,凡是得鼻炎的人对自己有完美的追求,对自我的要求是非常地高。而且通常他们家里面都会有一个非常强势的、控制欲望很强的长辈。你们观察一下身边有鼻炎的人,这种情况基本上都会有,很少有例外的。我没说绝对,但是极少有例外的。我讲的是大概率、大部分的问题,只能讲大概的这种现象。在具体治疗或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来分析和使用对应调理方法。比如他家里面有一个比较强势的、控制欲望很强的父母或长辈,然后很不幸的是他自己也把这个模式复制过来了,所以得鼻炎的人大多数是不愿意放过自己的人。那这种情况怎么治疗呢?如果只是在第一个层面(身体层面)上治疗,你怎么治都治不好。比如使用滴鼻净,开刀,把鼻息肉割掉等等,这些就是西医的治疗手段。西医是看到哪里有病,就把表现有问题的这个地方给消灭掉。你去做个手术试试看,你去把鼻息肉给割掉看看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一定是会复发的。你会问这个息肉都已经割掉了,怎么还会长出来呢?因为肉体层面的症状只是一个现象而已。在这里大家要注意了!我们跟大家讨论所有的“病”或者“病名”,它们都是西医在他们的认知范围里建立的概念。西医发现哪个地方有一个问题,然后就把这个地方定义为一个“病”。他是怎么定义的呢?他们在大范围里对这个现象有一种描述,这种现象描述里面就是相当有一个病。但是,西医他能定义这个病,描述这个病,他却无法治疗这个病。就像他定义了高血压,他的治疗方法就是控制它,不让这个血压升高,让我们吃降压药。但这种控制能叫治疗吗?那能叫处于健康的状态吗?产生西方医学思维的根源是什么?西医治疗疾病为什么会是这样子?你们去听听我以前讲的《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录音,我不是在诋毁西医,是因为他的认知角度和认知高度,就决定了他只能用这样子的方法治疗。因为西方的思维是自然科学的思维,他把事物不断地进行细分,他认为只要把事物越细分就越能得到解决的方案。这种思维是否是对的呢?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和在一定的领域里是对的。比如在没有生命属性的物质世界里,它这个认知就是对的。

也就是说,西医的或者西方的这种思维,对应在没有生命性的物质世界里面,它就是有效。他把事物进行细分,越细分,就对这个事物越了解,越了解它内部的结构,内部的原理等等,就越能够去对治它,这就是西方的西式思维。

但是你会发现,人可不是这样子的哦。人有形而下的肉体层面,也有形而上的心灵层面或灵性层面。肉体这个层面,就是生命体这个层面,是形而下的。而作用指挥、真正做主的不光是这个形而下的生命体层面,更重要的是形而上的心灵层面,就是人格和精神层面或灵性层面,或生命本体这个层面。可是如果你连这个东西都不了解,都没有这个认知,也就是说你连这个概念都没有,你怎么去治?根本是治不了的呀!

如今大多数中医是否还能坚守老一辈的诊疗思维?我无意去诋毁西医,我也不想说西医不好。我们只是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从认知的角度来述说,而你需要对疾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对于这些疾病,你得先了解他得病的真实原因到底在哪里!了解它是由生物性的肉体层面引发的,还是心灵层面引发的,还是由生活规律引发的?还是由更高层面引发的?找到了真实的原因以后,对症下药。这个“症”不只是说表现出来这个问题哦。我们中医或古医学讲的是“症”,而不是“病”。如今大部分的人对于疾病的认知都是错的,都是不全面的。大家都觉得我哪里痛了、不舒服了,我那里就有一个病。其实,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症”而已,只是一种现象而已。你看,我们中国的文字都是特别有妙处的,只要是同音的字,它们在内在的意义上都是一定有相通之处的。我们讲的是“症”,这个“症”和证据的“证”、证明的“证”它的意思是指同一个东西,意思是表现出问题的那个证据在那里。中医讲“症”,就是这个问题它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现象表现出来,表现在那里?但是不认为它是病。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鼻炎,鼻炎只是一个症,它的根源在哪里?根源叫“不放过自己”。如果没有对病根下药,随便你怎么治都治不好。只要对病根和症(即表现出问题的地方)同时进行治疗,既治标又治本,这才是真正中医的思路,这也才是古医学的思路。但是如今很多的中医都不是这样子治疗疾病的了,他们都跟西医是同一样的思维了,我们现在对于所有的症,就是把它当成了一种病。比如我这个病是肝硬化,我这个病是甲状腺癌,我这个病是肝癌,我这个病是帕金森……在真正的中医或者古医学里都没有这些名字的。因为病的根源不在这里,所以不要把现象当成病。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重点,就是:我们不要把现象当成疾病。既然现象不是病,那么我们就要问:“为什么会有各种类似于我们说的叫做‘症’的现象出现呢?”这就要讲疾病的终极根源。无论是外部的病,生活规律的病,心理性层面的病,性格方面的病,还是灵性层面的病,为什么它会有这些现象发生?疾病的终极根源到底在哪里?大家思考过这个问题吗?疾病的终极根源到底在哪里?医学的终极本源在哪里?我们站在古医学和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表现出来的现象,无论是外部的疾病,生活规律引发的疾病或性格的疾病或灵性层面的疾病,它最终都是表示里面失去了平衡,失“和”了。在中国这个“和”又叫“中”。实际就是失去了“中”、“和”。我们老祖宗的《中庸》讲了一句话叫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那我们的身体生病了,就表示我们身体的内部:第一是身体这个层面失去了中、和;第二是心灵这个层面失去了中、和;第三是灵性这个层面失去了中、和,或者叫做“偏了”。所以,真正广义地讲,中医的“中”是什么意思啊?中医的“中”不仅仅只是说它是我们中国的医学,那中国的“中”又是什么意思呢?中国的“中”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了。中国的“中”是一种文化,再往上的话,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称谓。就是刚才讲的“中庸之道”的那个“中”。中庸之道不是说“你好我好”的那个“中庸”,很多人理解中庸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叫“中庸”。这是世俗化、狭隘化的理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个“中”其实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心性”。心性是中医的“中”,中医是心性之医。“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那什么叫天?天就是指万物生发的根源。那根源就叫做心性。所以中医的核心、根本之义,叫做心性之医。*帝、岐伯我们叫做“岐*”,他们才是中医最根本的代表。那他们是用什么来医治疾病的呢?就是以“道”来医治疾病的。那以“道”来医治疾病是怎么医治的呢?是养“神”,用“神”来医治,从心性角度来医治。当然这是从最究竟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后面会从身心结构方面彻底地详细讲。这里只引出这个问题。前面说到无论是哪种疾病,无论是外部的疾病、生活规律疾病、心理性的性格疾病、灵性的疾病等等,所有的人所生的疾病和所有这些症状、现象表现出来的根本都是什么?是失“和”的表现。那我们保持健康,调理疾病的根本目的就是调“和”,就是回到“和”的那种状态,它在中医里面叫做平衡。《*帝内经》曰:“平人无病”。“平人无病”指的是这个人他内在没有失和,这个人就不会有病。为什么?他是怎么无病的?因为他处在最“和”的状态。但是这个“和”它是分层次的,就是之前我们讲的健康的三种层次。那怎么样才能让他快速地处于“和”的状态?治本的就是从心性的层面可以快速到达“和”的状态。所以*帝、岐伯这些老祖宗们用“道”来调治,是最高的、最究竟的方法。我们后面还会提到的治病、养生的五种方法——针、灸、药、砭石、导引(按跷),使用这些方法的原理就相当于用兵。以上就是中、西医治疗疾病的思维差异主要内容。我们一直都把疾病的来源归结于外部的因素、生活作息和身体思想内部的因素,但是事实真的只有这些吗?还有没有其他原因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没有觉知到的?敬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病,为什么要了解中西医治疗疾病的思维